生不逢时的牢骚者的呐喊,生逢其时的顺时而为者的宣言;没有谁永远一帆风顺,也没有人永远生不逢时。“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,一千个时代有不止一千种活法,顺流逆流,生逢其时,生不逢时,一切的一切,归根结底,取决于你怎么看待世界,取决于后世怎么看待你。
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”,这是李白生不逢时心理的宣泄,却也是后世传诵不绝的千古名句。李白生不逢时?李白生逢其时?谁也无法下一个确定性的结论,不然何以诗论家要说“国家不幸诗家幸,赋到沧桑诗便工”?也许个人的生不逢时,是文学千古事业的生逢其时。
好在,生不逢时的李白没有躺下,没有接受生不逢时的时代宣判结果。李白离开蜀地,要去建功立业;因为身世不清,无法参加科考,那么他就去求仙学道。最终,他以翰林待诏的身份进入唐帝国权力的中心,但他的纵横术、他的奇谋依然没有彻底的施展。他沉湎于醇酒,“天子呼来不上船,自称臣是酒中仙”。生不逢时,李白依然呐喊,依然歌唱。他求仙学道,他对远游,对壮丽河山写下壮丽诗篇。
千年以后,面对一个涂炭的世界,鲁迅可谓生不逢时,然而生不逢时的鲁迅弃医从文,立志疗救国人的痼疾,以匕首与投枪去唤醒国民,革故鼎新,激浊扬清,试图创造一个光明的新世界。正是这种彷徨中的呐喊,使鲁迅成为民国时期最具号召力的鼓手,最为深邃的思想家之一。对那个旧社会而言,对万千苦难中百姓,对想说而不能言、不敢言的人而言,鲁迅是可谓生逢其时。微斯人,民国黑夜里谁招来光亮;微斯人,铁屋中的声声哨音谁来发起?
少有人含着金钥匙长大,少有人一生顺顺利利、无风无浪,若将时间细细分割,谁还没有生不逢时的时候。某一分某一秒,谁没有一些挫折,彷徨,焦虑?此时的叹息,焦灼,难过,又哪一样不是“生不逢时”的心态自然流露。然则拍拍手,整理心情,收拾行囊,下一秒,下一刻,又昂首阔步,挺着胸膛向前进。这不是对“生不逢时”最好的回应么?当我们翻阅郭那些生不逢时的时刻,回首来时路,岂不又感叹,生逢其时,躬逢其盛,那些曲曲折折的时候,无一不成人生难以忘怀的回忆。
生不逢时是人生不能不走的路,生逢其时是回首来时路的轻轻一笑;生不逢时是思虑周密后的忧心忡忡,生逢其时是无惧风雨的乐观姿态。若能综合生不逢时的牢骚和焦虑转化为生逢其时的达观和大度,不啻既有人生的忧患意识,又具人生的积极态度,那么,这样的人生必然是和谐而充实的一生。所谓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,生不逢时有生不逢时的作为,生逢其时有生逢其时的表现,若如此,人生又何日不生逢其时?
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: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(共31张ppt)
2022-10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