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信息的海洋中,我们乘着人工智能的航船疾驰。每一道难题的解答,每一个未知的揭示,都在互联网的光芒下显得如此迅速而直接。然而,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问题正在逐渐消亡?
这个问题委实振聋发聩,对于提出这个问题的人,我佩服之至。我想说的是,无论何时,人们的问题不会减少,也不会消亡,套用数学科目中的术语来说:问题这一集合的元素趋向于无穷。
诸君且覆掌中杯,为君细细剖理明。问题的本质是深刻洞察,推陈出新。
古人云:“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”这是对求知欲望的深刻诠释,也是对问题本质的洞察。问题,是智慧的火花,是进步的引擎。它不仅在于找到答案,更在于激发人们去探索、去创新。当亚里士多德认为“重物比轻物下落更快”时,伽利略提出了挑战,最终在比萨斜塔上证明了自由落体的真理。这不是一个问题的消失,而是一个新问题的诞生,是对旧观念的颠覆和科学精神的彰显。
如今,人们拥有了强大的工具,可以轻易获取大量的信息,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终结。相反,新的问题在旧答案的灰烬中如凤凰涅槃般升起。比如,人工智能虽然能够快速解答数学难题,但它引发的伦理、隐私和就业问题却更加深奥复杂。互联网普及使得知识触手可得,但信息过载又带来了新的困扰:如何筛选真伪,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,如何在数据洪流中保持独立见解?所以,人们能盲目乐观地说“我们的问题正在逐渐消亡”吗?
人工智能只是人类的“助攻手”,是人们的“小爱同学”,是人们的“特奥特劳尼克”,是人们的“微软小娜”。
笛卡尔曾言:“我思故我在。”思考,正是在不断提问中实现的。人工智能的存在,不是为了替代人们的思考,而是辅助人们更高效地思考,帮助人们触及更深远的问题。例如,通数值天气预报,人们可以发现气候变化的微妙模式,但同时也需要思考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;在医疗领域,AI能辅助诊断,但也需面对医疗伦理的挑战。
问题是人们智慧的生长点,是破晓的微光。
问题,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,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。它们既是人们知识的边界,又是人们智慧的起点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问题非但没有减少,反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元,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说得形象:“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,圆圈里面是已知的,圆圈外面是未知的。你知道得越多,圆圈也就越大,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。”人们需要的,不仅仅是寻找答案,更是学会提问,学会在答案的背后看到更广阔的天地。
且让我们珍视每一个问题,无论它来自何处,无论它多么棘手。因为,问题不仅是知识的钥匙,更是我们理解世界、塑造未来的工具。在这个时代,我们的问题,正是独属于我们人类的荣耀。正如莎士比亚所言:“世界是一座舞台,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。”而问题,就是我们在这舞台上挥舞的道具,它们激发我们的表演,让我们的智慧在舞台上熠熠生辉。
让我们继续提问,继续探索,因为在这永恒的交响中,问题与智慧,将奏出最动人的乐章。
作者介绍:李凤成,教育硕士,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,盐城市直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