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常说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对于生活在快餐化时代的我们来说,可谓是感触颇深。从慢到快,多的是热点新闻的裹挟,少的却是从安静中寻求前行的力量。在快时代,也许我们更应该学会慢下来,静下来,培养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勇气和智慧。
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
青年的成长路上,既是喧闹的,也是孤独的。在我们一生的黄金年代,我们拥有着很多鲜花和掌声,却也承受着成长过程中的困顿迷茫。事实证明,有些路注定是需要一个人走的。从小镇做题家到如今的航天英雄,需要多远的距离?桂海潮用他36年的独处与坚守告诉了我们答案。从云南偏远的小山村到成为最年轻的31岁博导,桂海潮身体力行,告诉年轻人一个道理,谁说寒门难出贵子?静下心来,努力沉淀自己,或许有一天你也能拥有厚积薄发的勇气。
在这个满屏推崇、羡慕精英教育的时代。他的故事给无数迷茫的普通人,一个坚定的答案,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。是那些无数个独自读书到深夜的时光支撑起了一个少年前行的梦想。 在大多数孩子热衷玩乐的时代,他把一切可利用的时间,都花在了学习上。也许,他的世界是无声的,但我们却从他心底触到了惊雷的力量。他承受着安静带来的孤独,也必将会收获安静带来的荣光。
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
远离城市的喧嚣,独自坚守着与古文物为伴的清欢,这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修复师李云鹤交给时代的答卷。众人皆在浮世中沉沦自己,唯有他,踽踽独行,从宁静与孤独中创造不朽的价值。
这位86岁的老人面壁60年,修复莫高窟壁画3000平米,时间是宝藏也是敌人。而他却选择沉淀时光,在浮世中前螳臂当车,安静做好一件事。1962年,当李云鹤第一次打开161号洞窟的大门时,130号洞窟壁画的修复问题,比想象中更严重。李云鹤想到了把即将坍塌的壁画层钉回去,这样的“土办法”,在当时拯救了一批珍贵的文物。如今,得到妥善修复的130号洞窟,已向游客开放多年。而当年留下的技术经验,也被李云鹤成功运用到其他壁画修复工作中。
也许,时代的洪流总会滚滚向前,科技发达的今天,各种流量短视频充斥于生活中。我们每天被各种千奇百怪的新闻所吸引,已经很少有人能安静看完一本书,认真做好一件事,似乎失去了思考的能力。但历史会证明,有一些孤独与坚守能从冰封的尘土里开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。
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。
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,身处于信息化,网络化时代,很容易就人云亦云,失去本心。所以,于无声处听惊雷也不失为一种智慧。我也坚信,在这流量充斥的时代,吾辈青年更应当修身养德,笃行道义,方能砥砺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