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识点
一、宰相制度的废除
1. 原因
根本——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
直接——胡惟庸案
2. 措施
裁撤中书省和丞相,权分六部,以后不许再立丞相
3. 影响
加强了君主专制
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,巩固统治
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
二、内阁的创立
1. 原因
减轻皇帝沉重政务,协助皇帝处理政事
2. 形成与发展
明太祖——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(奠基)
明成祖——选拔翰林院官员入职文渊阁,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(正式形成)
明宣宗——票拟批红(发展)
明英宗——票拟制度化(发展)
明神宗——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,大权尽归内阁(顶峰)
3. 性质: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,只是内侍机构。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,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。
4. 权力: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,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,票拟是否被采纳还取决于皇帝的批红。
三、军机处的设立
1. 过程
(1) 清初(皇太极):仿明制,设内阁,置六部(奏章票拟)
议政王大臣会议(定夺军国机要),皇权受到很大限制
(2) 康熙:设南书房(参与机务,起草谕旨)
中枢机构一分为三:内阁、议政王大臣、南书房
(3) 雍正:为办理西北军务,设军机处(上传下达)
2. 特点:简速密
3. 职能
军机大臣品级不高,但都由皇帝钦定,不得私自与官员交往,皇帝召见,只能跪受笔录,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,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将诏令拟写成文,经皇帝审批后,传达执行。
4. 影响:提高了行政效率,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,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,君主专制加强,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。